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榴榴无忌

24小时最新全球实时新闻汇总05-19

| 人围观 |

金小妹2025-05-20 17:36:52


美国
快讯:拜登被诊断出患有“恶性”前列腺癌


 

美国前总统乔‧拜登办公室周日(5月18日)发表声明说,拜登被诊断出患有恶性前列腺癌,而且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他的骨骼。

“上周,乔‧拜登总统因泌尿系统症状加重而就诊,检查结果发现一个前列腺结节。周五,他被诊断出患有前列腺癌,格里森(Gleason)评分为9(5级组),并已转移至骨骼。”声明说。

拜登和他的家人“正在与他的医生一起研究治疗方案”。



美国
被曝和内塔尼亚胡关系紧张 川普表态




美媒近日报道,基于伊朗和迦沙问题上的分歧,美国总统川普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关系紧张,但相关传言被美以官方否认。 川普17日受访时表态,表示他并没有对内塔尼亚胡感到失望。 《以色列时报》评论称,这似乎在淡化双方关系有裂痕的说法。

川普在本周中东之行中,访问了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意外没有访问盟友以色列。 此举招致批评人士警告说,由于内塔尼亚胡政府继续在迦沙走廊发动战争,以色列被排除在美国的区域外交举措之外。

当美国《福克斯新闻》问川普,是否对内塔尼亚胡感到失望时,川普回答说,“没有。 你看,他的处境很艰难“。 此外,川普还说,内塔尼亚胡是一个愤怒的人,他在哈马斯2023年10月7日对以色列发动的军事行动中,受到严重伤害。

土耳其安纳杜鲁新闻社9日爆料称,川普认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正在纵他,决定切断与他的直接联系。 美国《NBC》11日报道称,在伊朗和迦萨问题上的分歧,导致川普与内塔尼亚胡关系紧张。

不过,川普任命的中东问题特使魏科夫对此否认,称这些报道荒谬至极。 《今日俄罗斯》(RT)12日称,内塔尼亚胡公开否认其与川普关系破裂传闻,并强调双方关系“非常好”。



美国
女外交官愤而辞职 炮轰川普亲俄




曾任美国驻乌克兰大使的布琳克(Bridget Brink)近日公开发表震撼声明,宣布辞去外交职务,并强烈抨击川普政府在俄乌战争问题上的外交立场,指控其施压受害者、纵容侵略者,与美国长期价值背道而驰。

布琳克曾在五位美国总统任内服务,横跨党派,外交资历近三十年,她表示,尽管她尊重总统作为国家领x,有权制定外交政策,并由国会负责监督与制衡,但自川普上任以来,政府对俄罗斯的侵略采取姑息态度,反而对遭入侵的乌克兰施加压力,这样的政策令她无法再以良知执行职务。

“我无法袖手旁观,看着一个民z国家被轰炸、儿童在无辜中丧生,而加害者却逍遥法外。”布琳克沉痛指出,她曾在世界多个冲突地区服务,见过大规模暴行,但自二战以来,从未在欧洲见过如此有组织、广泛且残酷的暴力。

布琳克于声明中痛斥俄罗斯自2022年2月全面入侵以来的行为,已造成数以千计平民死亡,包括700名儿童,还有超过15万起战争罪行与2万名孩童遭绑架,迫使数百万人逃往欧洲。 她称俄军对公寓、学校、游乐场与教堂发动空袭,是纯粹的邪恶。

她强调,美国若对此类暴行采取纵容或妥协,将付出重大代价。 “和平若是以放弃原则为代价,那不是真正的和平,而是姑息主义。”她指出,历史反复证明,姑息只会换来更多战火与痛苦。

布琳克警告,若让俄国总统普京透过武力改变边界得逞,将鼓舞其他独C政权效仿,全球安全秩序恐将被彻底颠覆。 她认为,美国的核心利益与国际民z命运密不可分,“我们不能让这场战争的结果,决定美国是谁。”

 
美国
川普中东特使:美国明确伊朗核谈判红线




美国正在积极与伊朗谈判,以期达成一份核协议。而川普(特朗普)总统想要什么样的核协议,倍受外界关注。周日(5月18日),川普的中东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明确表示,任何核协议必须包括伊朗不能进行铀浓缩,这是美国的红线。

威特科夫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新闻节目《本周》(This Week)采访时,被问及川普总统的伊朗核协议概要时,他回答说,总统的态度非常明确,他想要通过外交和对话解决这场冲突。

“他已经发出了所有的信号。他直接给(伊朗)最高领X发了信。”威特科夫说,“我也被派去传达这一信息,而且我已经传达了。”

“另一方面,我们有一条非常、非常明确的红线,那就是(铀)浓缩。我们不能允许(伊朗)哪怕1%的(铀)浓缩能力。我们已经交给伊朗一项提议,我们认为该提议解决了部分问题,但又不失对他们的尊重。所以,这很重要。”

他还表示,针对这一问题,美国希望找到解决方案,“我们认为,我们能够做到”。他强调,不能达成一份不包括限制铀浓缩的协议,“因为浓缩铀可以实现武器化”,这是不能允许的。

“但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各种方法来实现这次谈判的目标。我们认为我们将于本周某个时候在欧洲举行会谈。我们希望这能够带来一些真正的积极成果。”他说。



乌克兰
白宫“骂战”后首次会面,泽连斯基与万斯握手




当地时间5月18日上午,新任罗马教皇利奥十四世举行了就职弥撒。

乌克兰独立新闻社5月18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梵蒂冈出席典礼时与美国副总统万斯握手致意。

报道称,这是自2月28日二人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发生激烈争吵以来的首次会面。

彭B社则强调,二人在握手时面带微笑。

英国天空新闻称,泽连斯基将与新教皇举行闭门会谈,他也成为了第一位与新教皇举行会谈的外国领导人。



德国
德国《焦点》周刊:俄乌谈判失败让默茨陷入困境




德国总理默茨在土耳其俄乌和平谈判失败后首次公开表达失望情绪,明确指出俄罗斯应对谈判破裂负责。他在地拉那的欧洲政治共同体会议上表示,本可借停火协议之机开启和平进程,但俄方拒绝了这一机会。他强调欧盟和其自愿联盟国家将继续坚定支持乌克兰,致力于结束这场战争。

德国媒体普遍对谈判失败表示忧虑。《焦点》周刊称这是默茨上任后的首次重大外交挫败,如果对俄制裁无法跟进,他的领导力将遭质疑。

《巴登报》则认为,尽管囚犯交换结果令人失望,但保持对话仍有意义,希望未来能重启真正的和平谈判。该报同时警告,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因此撤出对乌支持,将是欧洲最糟糕的局面。

《劳斯策评论报》指出,欧洲对抗俄罗斯的决心正在上升,军工业加速发展,但能否争取美国继续介入仍是关键。《南德意志报》则形容当前局势是“泽连斯基与普京在争夺特朗普的头脑”,一旦特朗普表态,战争或将迅速转向。

总体来看,谈判失败加剧了对欧洲安全未来的担忧,也突显了默茨政府面临的巨大外交压力与决策挑战。


以哈局势
以军轰炸加沙至少33人死 两枚炮弹从加沙射到以色列




加沙民防部门周日上午宣布,当天黎明,以军对加沙地带的袭击,造成“至少 33 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其中大部分是儿童”。以军宣布,两枚射弹从加沙进入以色列,其中一枚拦截。

据法新社周日(5月18日)上午发自加沙的电稿说,在过去几天,加沙每天都有数十人死亡的报道。

前一天,以军队宣布在加沙“扩大”攻势,并派遣部队“控制”加沙地区,目标是“解救人质,击败哈马斯”。

在以色列加紧行动的同时,哈马斯周六宣布将“不带任何先决条件”在多哈恢复与以色列的间接谈判。

以色列极右翼的国安部长本-格维尔(Itamar Ben Gvir)再次表示反对与哈马斯达成任何协议,他称“现在不是退缩的时候”。

加沙向以色列“射弹”

以色列军队周日宣布,一枚从加沙地带发射的 “射弹 ”落在以色列南部靠近巴勒斯坦领土的地方,另一枚射弹被“拦截”。

一份军事声明说,"在基苏菲姆响起警报后,发现两枚射弹从加沙地带中心进入以色列",并补充说,"其中一枚射弹被拦截,另一枚落在空旷地带"。

以色列军队不久前宣布在加沙地带发起 "广泛的地面行动"。



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 特朗普粉丝与亲欧洲市长对决


 

罗马尼亚今天周日举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受到欧洲的高度关注。这次对决在一名特朗普粉丝与一名亲欧洲市长之间进行。

罗马尼亚5月18日周日早上 7 点开始举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预计竞争将十分激烈。五个月前的那次选举,由于怀疑俄罗斯干预而被取消,现在该国气氛非常紧张。

据法新社报道,38 岁的民族主义政党“罗马尼亚人团结联盟”( AUR)领导人乔治·西蒙 (George Simion) 将与亲欧洲的布加勒斯特市长、55 岁的尼库索尔·丹 (Nicusor Dan) 展开角逐。胜选者将有权任命重要职位,并出席欧盟和北约峰会。

乔治·西蒙是一位主权主义者,也是特朗普的粉丝,他在5月4日的首轮选举中胜出,得票率接近 41%,是对手的两倍。

国际社会正在密切关注这次选举,布鲁塞尔担心极右翼领导人的队伍正在扩大,而华盛顿则对去年秋天罗马尼亚选举的失败提出严厉批评,呼吁尊重人民的投票。

罗马尼亚是欧盟的忠实成员国,拥有 1900 万居民,毗邻乌克兰,自 2022 年俄罗斯开始进攻乌克兰以来,罗马尼亚已成为北约的重要支柱。


波兰

波兰总统大选登场: 欧洲密切关注下的关键选择


     

波兰于5月18日举行总统选举首轮投票,此次大选被广泛视为决定该国政治走向与改革命运的关键时刻,同时也牵动整个欧洲在当前俄乌战争、极右势力崛起、美欧关系紧张的局势下的政治平衡。

13名候选人中,华沙市长、自y派候选人特扎斯科夫斯基(Rafal Trzaskowski)目前在民调中领先,支持率达30%-33%;民族主义保守派候选人纳夫罗茨基(Karol Nawrocki)紧随其后,约25%。由于无候选人可望直接过半,选战料将进入6月1日的第二轮角逐。

此次大选对总理图斯克政府至关重要。图斯克自2023年执政以来,改革议程屡遭保守派总统杜达否决而难以推进,仅有少数法案得以落实。特扎斯科夫斯基若胜选,将为政府打开改革通道,推动堕胎权、LGBTQ权利、司法改革等法案。反之,若纳夫罗茨基胜出,政府恐陷入瘫痪,极右翼势力可能卷土重来。

此外,极右翼候选人门岑(Slawomir Mentzen)虽预计在首轮得票约12%,但其支持者的第二轮投票意向将成为胜负关键。

选举结果将影响波兰在欧洲与北约的角色,特别是在对抗俄罗斯、维护法治、遏制民粹潮流方面,被视为一场关乎波兰未来与欧洲政治格局的重大选举。



伊朗

伊朗总统:特朗普同时提“和平”和“威胁” ,该信哪个?


       

据路T社最新报道,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当地时间17日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同时提到“和平”和“威胁”, “我们应该相信哪一个”?此前一天,特朗普乘专机离开阿联酋时称,伊朗已收到美方关于核协议的提案,并警告伊朗需迅速采取行动以解决持续数十年的争端。

路T社称,佩泽希齐扬当天在德黑兰出席海军活动时表示,“他(特朗普)一边谈论和平,另一边却威胁要使用最先进的大规模杀伤性工具”,“我们应该相信哪一个?”佩泽希齐扬还表示,伊朗将继续与美国进行核问题谈判,但不惧怕威胁。“我们不寻求战争”,也不会放弃我们的合法权利,佩泽希齐扬说。

“因为我们拒绝屈服于霸凌,他们便说我们是该地区不稳定的根源。” 佩泽希齐扬还表示。

报道称,特朗普16日乘“空军一号”离开阿联酋时曾向记者表示,伊朗已收到美方关于核协议的提案,伊朗需迅速采取行动解决持续数十年的争端。特朗普警告称:“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必须尽快行动,否则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路T社称,对于特朗普的说法,伊朗外长阿拉格齐随后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发文称,“德黑兰尚未收到美方提议”,“伊朗绝不会放弃和平使用铀浓缩的权利”。

阿拉格齐15日还表态称,关于当前的(伊美)谈判,必须明确指出,美国方面提出了许多相互矛盾的立场。这些矛盾可能是由于美国决策结构缺乏集中化,也可能被认为是其特定谈判风格的一部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