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榴榴无忌

[原创]政权的垃圾时间:揽权,敛财,躺平,沉默

| 人围观 |

歪脖和尚2025-07-02 17:38:03

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召开,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1928年起进行计划经济建设,直到卫国战争前,苏联基本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但是在斯大林执政的末期,苏联社会发展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停滞,大清洗、官员终身制、特供商店和二代接班等在当时不敢被揭露的社会现象,诞生了犬儒主义,一遍遍告诫全体苏联人民:我们生活在辉煌之中。
但是,辉煌终会垮塌,神话终会破灭,谎言也一定被揭穿。
揭开这个盖子的正是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在位期间,苏联社会迎来了短暂的解冻,也是苏联历史上有限的宽松阶段。但是赫鲁晓夫同志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他取消了官员终身制。
他明确要求地方党委换届要有三分之一的人退出,中央换届要有二成新面孔,这就为他被夺权埋下了伏笔。
1971年,苏共正式停用“改革”一词,以“完善”替代。为满足官员们的需求,勃列日涅夫拓展了拥有特权的干部范畴,并增多了特权的类别,一方面是为了掌控官员群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身享乐。自此以后,
苏共不再关注民生福祉,经济发展亦陷入停滞,特权阶层腐朽混乱且难以遏制,最终拖垮了苏联。
如果你仅从这里认为苏共上层的那些人都是蠢货,不知道这样会亡国亡党的话,那你就太天真了。
苏联金字塔顶端的群体,知晓苏联真实的社会状况,并能确切预判苏联的历史走向。但他们所做的,只是在那一天来临之前,尽最大程度谋取自身的利益,并“击鼓传花”般将权力传递给继任者。每一位在位的接权者只考虑两件事,怎样尽可能多地敛财、怎样安然脱身。如此循环往复。
最为恶劣的是,每一个局内之人,都清楚游戏的最终结局,因而愈发疯狂地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并以高压维持秩序,进而更剧烈地制造矛盾。
在苏联的衰败时期里,尽管宣传部门仍旧大肆宣扬苏联的卓着成就,但社会底层却充斥着一种广泛的缄默与不信任。底层民众渐渐看透世事,看清了特权阶层的实质。他们懂得在公开场合保持缄默,私下里则通过笑话和隐喻的形式交流真实的想法。虽然有少数人勇敢地表达出了自己的声音,但绝大多数人,选择的是沉默。
1991年12月25日晚,镰刀斧头旗缓缓从克林姆林宫降下,于是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出现了夸张的一幕:
有许多退休的国企工人和退役的军官,为了捍卫信仰,选择了自我结束性命。
当官员不再享有特权,当铁饭碗被打烂,那些曾经的既得利益者最为愤怒。他们呼唤过去,不是因为什么信仰,仅仅只是他们怀念过去而已。
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