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榴榴无忌

24小时最新全球实时新闻汇总07-09

| 人围观 |

金小妹2025-07-10 17:38:23



美国

川普:恢复对乌军援 他们得有能力自卫


     

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于周一(7月7日)表示,美国“必须”对乌克兰提供更多武器,以协助其自我防卫。此举逆转了五角大楼上周因库存压力暂停向乌交付防空导弹及精准炮弹的决定。

“我们不得不这么做。”川普向媒体表示,“他们(乌克兰)必须能够保卫自己。”

上周,五角大楼宣布将暂停向乌克兰运送部分防空导弹、精确制导火炮等武器,理由是国内库存出现下滑,国防官员担忧影响美军备战能力。

然而,周一晚间,五角大楼表示,根据川普的最新指示,将恢复对乌武器供应,并强调此举是为了确保乌方和平进程推进之际“仍具备必要的自卫能力”。

国防部发言人尚恩・帕内尔(Sean Parnell)补充表示,评估全球军援的机制将持续运作,作为“美国优先”国防政策的一环。

俄军加强空袭 乌克兰平民伤亡惨重

在美国军援政策变动之际,俄罗斯加大对乌克兰的空袭攻势,对第二大城哈尔科夫的攻击造成至少27人受伤。乌克兰政府表示,仅周一一天,全国已有至少11名平民丧生、超过80人受伤,其中包括7名儿童。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透露,俄军过去一周出动约1,270架无人机、发射39枚导弹及近千枚滑翔炸弹,密集轰炸乌克兰平民区。战线长达1,000公里,乌军防守压力沉重,兵力短缺。

泽连斯基周一在Telegram强调:“防空能力是保护生命的关键”,并宣布与欧洲盟国及一家美国国防公司签约,大幅扩产无人机,预计年底前取得数十万架,其中包括可拦截伊朗制“见证者”(Shahed)自杀无人机的防御型机种。

俄乌双方无人机攻防激烈

同日,俄军也持续攻击乌克兰军事动员中心,这是五天内第三次对该设施的攻击,疑企图干扰乌军征兵工作。乌方表示,包括哈尔科夫、南部札波罗热、东部顿内茨克及北部苏梅地区皆有平民死伤,仅哈尔科夫即有71人受伤。

与此同时,俄国防部称,周一夜间击落91架乌克兰无人机,涵盖13个地区、黑海与克里米亚半岛。

五角大楼没有立即回应周一对乌克兰军援是否会恢复的评论请求。



美国

川普:给欧盟发送关税信还要等两天


   

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周二(7月8日)表示,他可能还要两天的时间才会向欧盟发送一封信,确定美国对欧盟产品所征收的关税。

川普在白宫内阁会议上表示,欧盟最近在贸易谈判中对美国非常友善。

“欧盟一直在与我们交谈,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和整个欧盟团队最近都对我们非常好。他们之前对我们很不好,但现在对我们非常友善。实际上,这就像是另一个世界。”

“我们可能还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给他们发信。我们正在和他们谈。我只是想让你们知道,一封信意味着一笔交易。”总统说。

川普周一(7月7日)向日本和韩国等14个国家发出了关税信,通知这些国家所将面临的关税。但关税的生效时间定在8月1日,这实际上为各国争取让美国降低关税创造了三周的额外谈判时间。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周二在接受CNBC节目“Power Lunch”的采访中提到了美国与欧盟的贸易谈判。



美国

川普:将对铜进口征收50%关税




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周二(7月8日)在内阁会议上说,他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的关税。但总统没有透露新关税何时生效。川普还表示,将对更多特定产业征收更高的关税。

“今天,我们在处理铜(关税)。”川普说,“我相信,我们将把铜的关税定为50%。”

在川普表示计划对铜征收关税后,铜价飙升至历史新高。在纽约,交易最活跃的铜期货合约一度上涨15%,达到每磅5.66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

川普在今年2月签署一项行政令,下令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Section 232)启动调查,以评估铜及其制品的进口是否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当时在一份声明中说:“就像我们的钢铁和铝产业一样,美国伟大的铜产业已被全球竞争对手攻击,导致国内生产遭受重创。”

232条款赋予美国总统以国家安全为由征收更高关税的权力。

铜被视为现代电子产品的命脉。除了消费品之外,它还在高精度武器及其它国防技术中发挥关键作用,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此外,铜在电动车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生产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美国

川普会见以总理 聚焦加沙停火与伊朗和平


     

7月7日,美国总统川普在白宫接待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围绕加沙停火、人质释放、伊朗核问题及《亚伯拉罕协议》扩展等议题展开深入磋商。这是川普重返白宫以来,两人第三次会面,显示美方持续斡旋中东和平。

川普称加沙人质协议“有望本周达成”,美国正与哈马斯间接谈判,希望尽快释放50多名人质。内塔尼亚胡表示,将“依双方共识”推动协议落地。

会谈也涵盖伊朗核问题,川普重申美军空袭已“彻底摧毁”伊朗关键设施,并称伊朗现正寻求重启谈判。他强调,伊朗必须放弃核野心,才有解除制裁的可能。

此外,两国讨论巴勒斯坦人未来安置、推动“非监禁式选择”,并寻求区域国家合作。川普希望将《亚伯拉罕协议》进一步扩展至叙利亚和沙特,打造更广泛的中东和平框架。

川普并表达对内塔尼亚胡的力挺,批评以色列国内对其的指控是“政治猎巫”。内塔尼亚胡回应感谢,并称两国将继续合作,共同推进区域安全与稳定。




乌克兰

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俄炼油厂 俄罗斯南部能源设施受创


 

乌克兰国防情报局7月7日表示,其远程无人机袭击了位于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伊利斯基炼油厂,导致厂区技术车间受损并发生多次爆炸。乌克兰称该炼油厂为俄军工系统的一部分,直接参与俄乌战争。

伊利斯基炼油厂是俄罗斯南部重要的能源企业,年产能达660万吨,主要负责原油接收、加工及成品运输,并通过黑海与亚速海港口对外出口。俄罗斯媒体亦证实该设施遭袭。

该事件凸显乌克兰对俄关键能源基础设施展开的新一轮打击,同时也是其远程打击能力提升的体现。乌方强调,袭击目标为与战争直接相关的战略设施。

与此同时,乌克兰媒体称,俄军近日对扎波罗热发动自202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地面攻势,乌军正在坚守阵地,努力挫败俄军推进。

此次袭击和前线激战表明俄乌冲突正持续升级,战争已延伸至能源命脉与关键战略地带。




俄罗斯

俄罗斯“拳头部队”前第一副总司令因涉嫌贪腐被捕


 

俄罗斯侦查委员会7日发表声明称,该委员会同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和俄国民近卫军内部安全调查部门进行联合调查后,已对国民近卫军前第一副总司令维克托·斯特里古诺夫上将立案调查。据悉,斯特里古诺夫涉贪污和腐败罪,目前已被逮捕。如果罪名成立,他将面临最高15年的监禁和巨额罚款。

国民近卫军可谓俄罗斯的“拳头部队”,由俄罗斯总统普京直接领导,对总统的安全负责。塔斯社称,国民近卫军职能以前分属于俄内务部内卫部队、特警部队、快速反应部队等。

斯特里古诺夫先被任命为国民近卫军西伯利亚军区司令,后又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担任第一副总司令的职务。2023年他被免除第一副总司令职务,但继续担任近卫军总司令维克托·佐洛托夫的顾问。

俄媒报道称,斯特里古诺夫涉嫌犯罪一事,可追溯到他还在俄内务部任职时期。

据悉,斯特里古诺夫于2014年监督了克麦罗沃州一处培训中心的建设合同。在明知工程有严重缺陷、不能正常运营的情况下,他仍下令继续施工,最终给国家造成了20亿卢布(约合人民币1.8亿元)的损失。此外,他还涉嫌在2012年至2014年期间收受来自建筑公司的多笔贿赂以帮企业拿下利润丰厚的政府合同,受贿总额超6600万卢布。

自去年俄国防部“大换血”以来,已经有数名高级军官落马,因贪腐指控被捕。今年2月,国民近卫军少将康斯坦丁·里亚比赫因收受巨额贿赂,金额达1500万卢布而被捕;3月,国民近卫军主要信息安全部门负责人尼古拉·切普卡索夫也涉嫌贪腐被捕。

本月1日,俄国防部前副部长伊万诺夫被判贪污罪名成立,被判处13年监禁。报道称,伊万诺夫始终不认罪,律师称他将提出上诉。




叙利亚

美正式撤销叙武装“恐怖组织”指定 释出外交重启信号


           

美国总统川普政府宣布,正式撤销对叙利亚反对派武装“解放沙姆组织”(HTS,前身为努斯拉阵线)的“外国恐怖组织”指定。国务卿卢比奥已签署命令,并将于《联邦公报》发布,象征美国对叙政策大转向。

HTS曾是基地组织叙利亚分支,近年来宣称脱离极端主义,并于去年推翻前总统阿萨德,现由总统沙拉领导。撤销恐怖组织标签被视为美方鼓励叙新政府融入国际秩序的关键一步。

此前,川普已签署行政命令,解除自2004年起对叙实施的多项制裁,包括出口与金融交易限制,同时保留对极端组织和阿萨德亲信的制裁。

外媒报道,川普与沙拉曾在沙特会晤,美方向叙方提出四大要求:承认以色列、驱逐外来极端势力、配合打击ISIS残余,并处理战俘。美方希望叙利亚能效仿《亚伯拉罕协议》,走向中东和平。

此外,传出叙方默许以军打击境内伊朗和真主党势力,近期以军已突袭并拘捕多名目标人员。

与此同时,俄交通部长疑似被清除、伊朗总统则缓解反美情绪,显示中东与俄政局正发生连锁变化。



日韩

美拟对日韩加征25%关税 日韩紧急启动谈判争取豁免


     

美国总统川普宣布自8月起对日本与韩国商品加征25%关税,引发日韩两国政府紧急响应,启动与美方高层贸易谈判。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将“维护国家利益”,力争达成共赢方案,并强调不会因美方压力轻易妥协;韩国总统李在明则称此次协商是“最后机会”,盼阻止关税正式生效。

尽管美方关税声明明确,但川普表示若相关国家能提出令美满意的方案,仍可能延后执行。当前,美日仍在汽车关税问题上存在分歧。受此影响,日圆走贬,经济成长预期下调,日本出口企业将面临盈利压力。

韩国方面则认为,美方通知实为“宽限期”,将加速调整非关税壁垒并强化双边产业合作,以回应美方关切。川普批评韩方市场开放不足,要求韩方降低壁垒,尤其是在非关税措施上。韩方希望在保住对美出口优势的同时,不落于亚太竞争对手之后。

日韩此举不仅事关双边关系,也牵动G7和亚太经济格局的稳定与前景。



法国

马克宏赴伦敦国是访问 英国脱欧后首位欧洲元首来访


           

法国总统马克宏(Emmanuel Macron)预定今天抵达伦敦,展开国是访问。在3天的访问期间,他将向英国国会发表演说,并试图恢复与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之间据称曾经友好的关系。

这位法国领导人将与英国首相施凯尔(Keir Starmer)举行数场会议。施凯尔在2024年上任后,曾承诺在英国脱离欧盟引发的多年紧张局势之后,重新建立与欧洲各国政府的关系。

他们的讨论预料将聚焦对饱受战火蹂躏的乌克兰提供援助和加强国防支出,以及共同努力阻止移民乘小船越过英吉利海峡偷渡到英国━这在英国是一个极具争议的政治议题。

这是英国自2020年与欧盟不愉快分手以来,首次有欧盟国家元首赴英国进行国是访问,也是自2008年时任法国总统沙柯吉(Nicolas Sarkozy)以来,法国总统首次对英国的国是访问。

施凯尔办公室称这是一次「历史性」访问,并表示此行将展现英法之间「现有关系的广度」。

施凯尔办公室并说,施凯尔将「致力于推动在打击非法移民、加强国防与安全合作,以及促进贸易与投资方面的进展」。



欧盟

欧盟开绿灯 批准保加利亚明年加入欧元区


   

欧洲联盟(EU)各国财长今天最终批准保加利亚于2026年1月1日起采用欧元,让保加利亚成为单一货币欧元区(Eurozone)的第21个成员国。

根据彭b(Bloomberg News),欧洲央行与欧盟执委会上月确认,保加利亚已满足加入欧元区的正式条件。欧盟财长们今天举行会议,批准保加利亚加入欧元区的申请。

法新社报导,保加利亚总理杰利亚兹科夫(Rossen Jeliazkov)今天在社群平台X发文表示:「我们成功了!自2026年1月1日起,保加利亚将正式采用欧元(Euro)。 」

他还指出:「我们感谢所有机构、合作伙伴以及每位为实现这一里程碑时刻付出努力的人士。政府将持续致力于平稳有效地过渡到欧元,以符合所有公民的利益。」

保加利亚是滨临黑海的巴尔干国家,2007年加入欧盟,是欧盟最贫穷成员国,平均月薪资仅2443列弗,采用欧元可能为该国带来更多外国观光客和投资。

然而,许多保加利亚民众对此抱持怀疑态度。普遍存在的贪腐问题、严重收入不均,以及4年来数度提前选举和联合政府软弱无能等政治危机,已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磨损殆尽。

很多人担心货币转换过程中物价上涨,重蹈过去10年其他欧元区新成员的覆辙。




美国

分析:就算没有国会席位 马斯克创党仍可能威胁川普


           

针对昔日盟友马斯克成立新政党的计画,美国总统川普直批「荒谬」。不过分析指出,此言凸显马斯克确实可能对努力捍卫国会微弱优势的共和党构成威胁。

法新社报导,马斯克(Elon Musk)5日宣布成立「美国党」(America Party)的前一日,川普将「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签署成法。这项规模庞大的国内政策法案被认为可能进一步扩大美国财政赤字,因此引来马斯克的猛烈批评。

马斯克对「美国党」的党纲和政策细节着墨不多,但计划参与明年期中选举,目标锁定参众两院若干席次,还放话要让支持大而美法案的国会议员落马。

曾任情报官员的国家安全分析师舒梅克(Matt Shoemaker)说:「马斯克的美国党是可能颠覆2026年期中选举的巨大变数,特别是对共和党而言。共和党在国会仅掌握微弱优势,他们确实应该为此担忧。」

马斯克近几周不断放出风声,透露自己有意成立新政党。他6月在社群媒体发起1项非正式民调,结果显示560万名受访者中,有80%力挺他。

不同于过往曾出现的第3党,马斯克拥有几乎无上限的资源,而且在许多美国年轻男性眼中,他是特立独行的天才和超级巨星。

舒梅克表示:「马斯克的个人品牌会吸引对政治不满的独立人士和精通科技的年轻选民,原本这些人可能在摇摆选区支持共和党。」

●权力平衡

马斯克最近曾豪掷2000万美元,试图左右威斯康辛州最高院法官选举,最终却未如愿。这凸显财富和名气在政治领域并非万能。

此外,马斯克要博取美国中西部等「非硅谷科技圈」选民的支持,也有一定的难度。

获选为2021年「时代杂志」(TIME)年度风云人物的马斯克一度广受美国各阶层喜爱,但他加入川普政府、领导负责削减联邦政府开支的「政府效率部」(DOGE)后,支持率大幅下滑。

根据美国知名民调专家席佛(Nate Silver)最新公布的数据,马斯克的净支持率为-18.1,川普则为-6.6。

在马里兰州华盛顿学院(Washington College)教授政治学的希克尔(Flavio Hickel)表示:「虽然不应一概而论,但在当前的政治氛围下,共和党基层与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几乎密不可分。」

「尽管川普近来争议不断,他们对他的支持依然坚定。很难想像任何与马斯克有关的政治计画会从这些川普铁粉手中抢走选票。」

●昙花一现

尽管有些共和党与民z党人士曾转为独立派,但在美国现代史上,第3党赢得选举的情况极为罕见。

1970年代的「纽约州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 of New York State)和1930年代的「农民-劳工党」(Farmer-Labor Party),是过去1世纪里唯二成功赢得联邦参议院席次的少数政党。

20世纪初期,小党在联邦众议院较有斩获,但自1950年代以来仅赢得1席。

多名分析人士指出,在为「维持现状」而设计的选举体制下,第3党候选人面临重重障碍,包括最低连署门槛、登记费,以及关于年龄、居住地与国籍等繁琐的各州规定。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马斯克的政党要赢得国会席次并非易事,但他仍可能分走弱势现任共和党议员的选票,或出钱力挺总统支持候选人的初选对手,藉此打击川普阵营的士气。

危机公关公司「红榕树」(Red Banyan)创办人兼执行长尼尔曼(Evan Nierman)表示:「马斯克的政党不会赢得席次,但可能让共和党付出沉重代价。」

「在关键选区,就算右翼候选人只被分走几个百分点,也可能导致掌控权易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