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榴榴无忌

令人惋惜的英国

| 人围观 |

我本英雄2025-07-14 17:41:18

自打世界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世界的霸权,就从西班牙,荷兰,最终转移到了英国人手上。掌握世界的贸易霸权,就意味着财富,因为,水路毕竟是最便捷,最便宜的运输方式。但是,如果仅仅像西班牙和荷兰人那样做贸易,而没有制造业,显然霸权是靠不住的。在这方面,英国人以它的文化、思想和制度优势,最早实现了工业革命。虽然,英国的霸业,先后受到了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和后来俾斯麦时代的德国的挑战。然而,两个二元帝制的国家,仅仅依赖个别杰出人物,到底没办法跟英国抗衡。法国人总在遗憾拿破仑居然败给了威灵顿这样一个平庸人物的手上,其实,拿破仑最终败绩的根源在法国的制度和文化。拿破仑再牛,一个人也撑不了天下。至于赶走了俾斯麦的德国,更是不中用。一战和二战不一样,就算美国人最后不参战,俄国人又因为革命退出了战场,德国还是赢不了。

但是,英国人有一个巨大的短板,其本土过于狭小。尽管殖民地遍天下,堪称日不落,但是,毕竟都是殖民地。如此狭窄的英伦三岛,要想保住工业革命的霸主地位,是大有问题的。一战之前,就被欧洲大陆的德国,追赶得好苦。

其实,英国人原本有机会,打造一个英国的2·0版,英国的北美殖民地,就是一个合适的地方,移居北美的英国人,已经把这块新大陆,地名都按照老家的地名命名了,只是加了一个新字。但是,英国的统治者,却没有这个想法,不好好待人家,最后逼得人家分家。等于另行打造了一个对手,这个新国家崛起,制造业超过英国,只是时间的问题。

丢失了北美殖民地,英国人还有机会,打造一个英国的2·0版,那就是在澳洲,可是,一直作为流放地的澳洲,更入不了英国统治阶层的法眼。缺乏空间的英国,原本算是本土的爱尔兰,又开始闹独立,最后,导致本土更为逼窄。

在二战之前,英国人一个劲儿地绥靖,实际上是就是不想打仗,因为,统治阶层知道,一旦打一场大仗,分散在各处的殖民帝国,就有可能崩解,英国人再也没有能力把它们捏在一起了。因为,此时的英国,已经把经济的霸主,在一战期间,就让给了美国。

一个孤立主义盛行的美国,虽然勉强参加了一战,但战后自己领导人苦心建立的国际联盟,国会却不肯批准加入。就美国的国际地位而言,这是一个笑话。如果这块土地,这块天选的土地,是英国的2·0版,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显然,富有文化传统的英国人,不会像美国人那样的短视。

果然,勉力支撑了二战最黑暗最艰难时刻的英国,终于耗尽了自己的国力,战后,不得不一个一个退出了自己昔日的殖民地。不退,麻烦更大。于是,这个把众多的殖民地建得都不错的帝国,一个世界历史上最文明的帝国,一个为近代世界贡献了最多的思想的帝国,一个把自己不错的制度传到各个殖民地的帝国,就这样退出了世界的中心,变成了一个二流的国家。

一个新的霸主美国,空间足够大,人口足够多,但其实从文化和思想上,还是有点德不配位的。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