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榴榴无忌

说历史:蒋介石与李、白斗法

| 人围观 |

我本英雄2025-05-16 17:37:26

蒋介石与李、白斗法

淮海战役失败,白崇禧通电逼蒋下野,李宗仁代理总统。看似新桂系掌控了国民政府。白崇禧还要求李宗仁“要做就做真皇帝,切莫做假皇帝”。但李宗仁的实力魄力都不行,最后还是被老蒋操纵,做了“假皇帝”。白崇禧失望至极,因为这趟操作自己完全没有得到好处,认为李宗仁是“烂泥糊不上墙”,还是老蒋厉害,于是放弃李宗仁,又转头投靠了老蒋。49年这段蒋、李、白斗法,最终以蒋胜出而结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先说李宗仁,作为新桂系首领的李宗仁,其性格是有缺陷的:每临大事总是畏首畏尾,没有乾坤一掷的胆气,他的另一个短处是: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这是他不能成为一个全国性领袖的主要原因。白崇禧就曾在桂系高级干部们面前讥讽李宗仁:德公这个人,是烂泥糊不上墙。

49年国府迁到广州后,曾经与新桂系合作过的张发奎对李宗仁秘书梁升俊说:“我曾向德公(李宗仁)建议,蒋介石一到广州,就把他抓起来。德公怕,不敢这样做,结果屈居下风。”言下不胜欷歔叹息。


说到李、白的关系,自北伐以来,国人多以“李白”称呼李宗仁、白崇禧,说明他们的关系是密切的。从一九二五年统一广西起,经过北伐、抗战以及国民党军阀混战的漫长期间,李宗仁、白崇禧如影随形,分割不开,其实,他们之间也是矛盾重重,暗流涌动。

崇禧是个恃才傲物,极其自负的人,有“小诸葛”之称,性格多疑,权欲极重,且冲动易怒,临大事沉不住气,这种气质的人,本来不好相处,他和李宗仁相安数十年,是李宗仁顾全大局,凡事忍让,有些重大问题,还让白独断专行,所以关系不至破裂,能够相安下去。一九三一年新桂系败于蒋桂战争,居于广西一隅时,黄绍竑又脱离新桂系投蒋,李宗仁因需和广东陈济棠合作,常住广州,广西军政要务,全由白崇禧处理,甚至李宗仁要委派一个少校级军官,白崇禧不同意,也不能任用。部队长的选拔,更为白严格把持,连长以上的带兵官,都要经过白批准,才加委任。凡此种种,都足以造成李宗仁、白崇禧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李宗仁、白崇禧之间的矛盾并不小,有时甚至达到了要撕破脸的程度。他们能相安二十多年,完全是利益关系。

他俩各有优点缺点,互相需要,两人明白合则共存,分则皆亡,为了保持广西的独立、半独立局面,保持广西这块地盘,唯有相忍合作下去,这是李、白两人能够长期合作的原因。李、白之间的矛盾,也是蒋介石拆散新桂系的有利条件。

蒋介石49年八月间到广州时,决定把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手握重兵的白崇禧于是到广州和蒋会商,这当然又是对李宗仁的一次打击。据白崇禧的高级幕僚透露,蒋介石对白崇禧表示,决定把政府迁去重庆,蒋准备复任总统,拟以白崇禧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把胡宗南,宋希濂的部队交给白崇禧指挥,准备以胡宗南部防卫陕南、川北,凭险固守,宋希濂部防卫鄂西、川东,屏障重庆。新桂系部队则撤向桂西北,扼守黔东、湘西,以四川为根据地,以云南、贵州为大后方和国际通路,争取美国援助。

蒋介石对白崇禧说:

“德邻是不行的,不能让他再搞下去了。过去我们两人合作,完成了北伐事业,现在我们再度合作,一定可以完成戡乱救国的任务。”


蒋介石这一着,正抓着白崇禧的痒处。他过去全力拥李宗仁登上代总统宝座,自己既未加官晋爵,连过去视若敝屣的国防部长也捞不到,心有不甘。而李宗仁当时徒有“代总统”虚名,没有实权,要兵没有兵,要钱没有钱,军政要务完全由蒋介石幕后操纵,大权独掌,李宗仁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供其利用的地方了,也不可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蒋介石既有意让他组阁,由他指挥全军,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大利当前,那有不倒向蒋介石的怀抱去呢?但白忘了他多次倒蒋,两人曾欲置对方于死地的历史,真可谓利令智昏。

从那时起,白崇禧和李宗仁已貌合神离,背道而驰,最后二人分道扬镳,李宗仁去了美国,白崇禧去了台湾,新桂系彻底瓦解,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