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榴榴无忌

[一种声音] 中国人应该信什么?如何定义“中国人”?

| 人围观 |

一本堂2025-05-18 17:37:40

前言:
“中国人应该信什么”这个话题,其实是源自上一篇《全世界最和平的分裂》前言里面的未竟话题。

1、如果大一统真的那么好,罗马为什么要分东西?东西罗马最后为什么要分裂成现在的那些国家?
2、既然印度独立了,为什么巴基斯坦就不能独立?英国人甩包袱的时候,为何让印巴分治?
3、大统一以什么为界限?(统一到什么境界是尽头?)
4、独立以什么为界限?(分裂到什么程度为界限?)

这四个问题抛出来之后,小粉红们没有人能够回答。可能是脑瓜仁太小了吧,所以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在文明世界有通用的答案。这个答案未必最准确,但是可参考性是很高的。

1、大统一的国家,就会出现民族矛盾,民族数量越多,矛盾越多。2个民族,可能有1种矛盾。3个民族,有3种矛盾。4个民族,就有6种矛盾了。具体的道理,你们看看4个人的女生宿舍,有多少个小群就知道了。
那么世界上,尤其是欧洲国家的独立标准是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就是一个主体民族。
如果一个国家有多个民族,民族间就很容易打起来。——卢旺达大屠杀就是这么来的。还有 “同治陕甘回乱”,“明清土客械斗”。这些都是血的教训。
那么如何区分“民族”呢?一般是根据语言、生活习惯、还有很重要的一点 —— 信仰来区分。哪怕语言一样,生活习惯一样,血缘同源,只要信仰不一样,其实就是不同的民族。

2、为什么印巴分治?因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不是同一个民族。印度人信印度教,巴基斯坦人信伊斯兰教。如果根据欧洲的国家逻辑,印巴分离是合理的。
只不过分离之后,印巴好像没有理解文明世界的逻辑。互相都对对方的领土有不合理的奢望,所以又走上了“暴力统一”的邪路了。

3、大统一以什么为界限?那当然是全球统一最好咯。不过全球统一的前提,就是充分沟通、完全和平、摒弃暴力。当全世界的人类都融合成共同的信仰,那自然就会全球统一。
大英帝国(日不落帝国时期),元蒙帝国,罗马帝国,就是解决不了“统一信仰” 这个问题,所以分裂了。
统一不能用暴力,不能以大欺小,这是我一直主张的道理。统一只能用文化魅力,信念认同,利益交换,和平统一。

4、独立以什么为界限。—— 一个民族(一个信仰),一个国家。只要这个族群的语言、生活习惯、精神信仰是一致的,内部是有共同价值观的,就可以组成国家。




所以,绕了这么久,终于知道在下为什么要讨论“中国人应该信什么”了吧。
因为“中国人应该信什么”这个话题,直接决定了“中国人”这个群体的定义。
有什么信仰,才能称之为中国人?可能很多小粉红都没有思考过吧。

首先,中国人,狭义上来说,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族群。可以说,直接定义“汉人”等于“中国人”也不为过。
那么汉人是什么?汉人不是血统,不是DNA。汉人是不以血统论的。
——汉人的定义,是凡是用汉字的,崇拜我汉人文明文化的,信我汉人信仰的。都是汉人。
历史上的契丹人、五胡乱华其中的四支“胡人”,就是因为用了汉字、崇拜汉文明,最终都融入了汉族,连自己的民族都没有了。
而汉人如果从DNA来算,其实是两支人种。分别是“南方汉”和“北方汉”,南方汉祖上是百越民族、也就是南蛮。北方汉祖上是胡人。

(这里其实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统一”不能用暴力,而是基于文化认同。如果论暴力,汉民族一直都是被暴打的那个。宋朝打不过契丹,打不过金国,元蒙打不过蒙古,明末打不过满清。——结果呢,越是打不过,汉人的地盘反而越来越大。这些曾经占领过、统治过汉人的外族,反而被汉人的文化所同化了。)

那么,汉人的精神信仰是什么呢?是儒释道呀!如果你信共产主义,信社会达尔文主义。你是黄俄,你连汉人、连中国人都算不上。
而台湾,才是中华正朔。台湾保留了最完整的汉族文字,汉族的儒释道信仰 和 汉族的道德标准。人家才是汉人呀。
而我们大陆人,别说精神信仰了。连汉字都快不敢用了。一筐一筐的敏感词。汉字全部变成了“**”“XX”“口口”,你还好意思说自己是汉人?是中国人? —— 毁灭汉字的人,应该称之为汉奸!
(当小粉红骂我们是汉奸的时候,应该告诉他们。
你们现在连中国人的文字 正字都不敢用,全部是拼音敏感词。你们才是汉奸。
你们连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信仰都没有,你们才是汉奸。 )

因为大陆有70%都是无神论者。其实大陆人 和 台湾人 已经算是两个不同的民族了。因为精神信仰已经不一样了。
那么,让台湾回归 应该怎么办?那就是大陆人重新归信儒释道,重新找回自己的道德信仰呀。
如果大陆人有一天能够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不再做黄俄子孙。做回一个正常的中国人。那么是可以等到民族融合的那一天的。

题外话,现在很多人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那一套,信奉“成王败寇”,信奉“拳头就是真理”。其实这也是不对的,这也是违背了汉族传统信仰的。
汉族在现代以前,主体的信仰是 良善中正 的,并不会以“成王败寇”来论英雄。例如楚霸王项羽,是败了。但是没有人说他是“楚寇项羽”。楚霸王还是楚霸王。李清照还写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再例如 宋襄公,后人尊他为“春秋五霸”,并不会以他的失败而唾弃他。甚至“宋襄之仁”这个词,在很长的时间里面,都是赞其临大事不忘大礼,宁可自国自身吃亏受难,是为褒义。只不过现代人心不古,老毛带头嘲笑 宋襄公。所以现代人,也不懂得什么叫做“仁义”了。
这些例子太多了,不一一列举了。这些例子,只能够证明汉人的道德感是一直在滑落的。所谓的“人心不古”,说的就是这个事情了。



正文1:

南怀瑾《论语别裁》 节选
这是南怀瑾 在台湾大学讲国学课的讲稿,反思了“五四运动”,打倒三家店的对错。

《三家店卖的是什么》

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也就变成三个大店。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吃到后来,西方思想出现了。那些思想是西方来的,不是从我们中国文化思想中来的。那么它为什么会来?为什么会变成这一套?就先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

研究中国固有文化并不是开倒车,而是要以最新的观念去理解它。并且,我们要了解中国上下这两千多年的文化、思想、历史,不管它是什么政体,大致都以司法为中心,司法与行政是分不开的。谈到司法就讲到法律,现在我们只讲两大法系,所谓海洋法系与大陆法系。司法方面的立法,也根据这两个法系的精神而来。我们却忘记了中国自秦代以来,汉、唐、宋、元、明、清,有我们“中国系统”的一个法律系统。这个中国法律系统的哲学背景,就是以四书五经做基础,例如过去中国许多判例的根据,就是根据四书五经中的道德观念而来。所以这部四书五经,在过去无宪法观念时代,严格说来就是一种宪法思想,也就是政治哲学思想的中心,法律思想的中心。其他各种哲学思想也都归之于它,这是讲好的一方面。


《冤枉的一打》

讲坏的一方面,孔家店为什么会被人打倒?五四运动当年,人们要打倒它,这是必然的。但为什么道理呢?后来才发现,实在打得很冤枉。因为这个店,本来是孔孟两个老板开的股份有限公司,下面还加上一些伙计曾子、子思、荀子等,老板卖的东西货真价实。可是几千年来,被后人加了水卖,变质了。还有些是后人的解释错了,尤其是宋儒的理学家为然。这一解释错,整个光辉的孔孟思想被蒙上一层非常厚重的阴影,因此后人要推倒孔孟思想。

最近有人邀请几位先生写文章,讨论孔子思想的问题。我说有人要推倒孔孟思想是不好的,那是没有用的,第一个理由是孔子思想在中国,绝对不是他们所能打倒的。这不是感情的话,我们把几千年历史看清楚,过去历史上也有人动过手,现代也看到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结果打倒了没有?是越打越光辉。这样一来,使世界各国对孔子本来不肯研究的,现在却要研究一下了。这一下,反而变成宏扬孔子思想了。

现在,面对思想学术界的情况,我们有个更重要的课题,那就是如何了解文化的宝库。因为现在中年以下的人,对此几乎一无所知。尤其现在中学以上到大学的青年,根本不知道中国文化的宝藏。由于这个原因,所以今天开始讲四书,并从《论语》讲起。




正文2:

二爷故事 《关于 社会达尔文主义 理论》的随笔

我非常讨厌社达理论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实际上把人类社会中的小概率事件当成了必然。比如一个出生寒门的小镇做题家,最终通过读书阶层跨越,逆天改命。这肯定有个人努力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一种残酷筛选后的幸运。因为努力之后依然困苦的小镇做题家其实更多。你光记得那个金榜题名的穷书生改变了命运,不记得还有千万一样拼命的穷书生潦倒终生。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的成功其实放在整个社会层面来看,它是小概率的事件。大部分成功的,其实还是有家底、有背景的人。普通人受限于个人天赋和实际机遇,其实无法自行把握命运,更多是无力的随波逐流。他们看似暗淡的人生,跟不努力不奋斗没有关系。蚂蚁再勤劳,也只有一个蚁后。 光看吃苦耐劳的话,我们中国人的祖辈早都应该发达了。事实上是他们吃了一遍又一遍的苦,依然重复着同样的命运。在正常的文明制度保障下下,这样的普通人,即便不足以成功,也应该不至于挣扎在温饱线。 所以作为普通人,我们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中,如果能够摆脱底层,其实是有很大的运气成分的。它可以证明我们的能力,但不足以证明这种能力和改命的必然联系。不要因为自己的运气,就觉得别人的困苦是因为不够努力。

防水图:








此贴由一本堂重新编辑:2025-05-16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