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榴榴无忌

放弃了追求女人的权利

| 人围观 |

平地上的飓风2025-09-04 17:37:19

越来越多的男人,已经放弃了追求女人的权利。
他们不再把钱砸在女人身上,而是转头去钓鱼、打游戏、健身、养宠物;钱花在女人身上,有可能人财两空;钱花在自己身上,稳赚不赔。
在如今的婚姻市场上,没房、没车、没稳定收入,几乎就等于没资格结婚。2024年,全国只有600万对新人登记结婚,这是1980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结婚率一降再降,90后眼看着奔四,依然有一大批单着。至于00后,很多人干脆连“结婚”两个字都懒得提。
婚姻变成奢侈品,从高价彩礼就能看出来。前段时间,“江西天价彩礼”上了热搜。有人说四十万在那边算正常。
一个姑娘光是出生地,就能劝退无数人。不是她不够好,而是娶她的成本太高。
在农村,从订婚、办酒席,到给小两口买房买车,少的五十万,多的几百万。城市家庭养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再到准备婚房婚车,至少也要花两百万。
结婚不只是两个人的事,其实是两个家庭、两代人的经济博弈。
有人说,儿子养到十八岁就行了,让他自己去奋斗。但这句话在今天,等于害孩子。因为社会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了。
一个有父母托举、能提前拿到房子首付的孩子,可以安心拼事业;一个什么都靠自己的孩子,刚毕业就被房贷、彩礼压得抬不起头。
十年后,前者在行业里站稳脚跟,后者还在攒首付。等你三十五岁才明白,自己输在什么地方,半生已经过去。
更残酷的是,高价彩礼背后的逻辑,本质就是重男轻女。在很多地方,女儿出嫁的彩礼钱,其实是留给儿子结婚用的。
父母养老要靠儿子,所以女儿变成了“换取资源”的工具。只要这种观念不破,高价彩礼就不会消失。
男人在婚姻里的处境,很多时候是很悲凉的。说句扎心的话:很多男人一辈子唯一收到的花,是坟头上的那一束。
各种节日,男人要给女人转账、送礼物、买包包。穷女人最喜欢谈仪式感,却从不考虑家庭的真实经济状况。她们看到别人有名牌,也要跟风。
问题是,大多数男人月薪不过三五千,撑起房贷车贷,赡养老人,还要供孩子上学,已经把整个人榨干。偏偏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最没钱的,嫌弃另一半最凶。
聪明的商家,也早就看穿了。为什么节日都在讨好女人,因为男人是家庭的主要赚钱者,而他们知道钱来得不易,所以舍不得给自己花。
但一旦花在女人身上,就变成了一种社会要求。商家收割的是男人的钱包,女人享受的是被爱的错觉,最后苦的还是普通男人。
真正值得爱的女人,从来不是让你加班换包,而是会在你深夜回家时,问一句“你累不累,饿不饿”。可惜这样的女人,越来越少了。
有句话说得很透:男人是牛,女人是田,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一个望夫成龙的妻子,最后往往只有两个结局,把老公累死了,或者嫌弃老公没出息,转头换一个。
婚姻还有一个残酷悖论:它确实能促进经济,但越是经济发达、教育水平高的国家,生育率往往越低。
人一旦有选择,就更愿意把钱花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孩子和婚姻。今天的年轻人,面对经济下行、就业压力,能不啃老,已经算优秀了。结婚、生娃,想都不敢想。
男人和女人的思维也完全不同。男人理性,他们知道自己买不起法拉利,所以不会奢望。女人感性,她们觉得运气好,总能遇到一个开法拉利的老公。
现实是,绝大多数男人开不起豪车,绝大多数女人也等不到白马王子。
所以,越来越多男人选择退出。他们宁愿当单身贵族,下班打游戏、去健身、带宠物,而不是把钱和心力赌在一段可能失败的婚姻上。
因为从投资的角度看,当一个行业已经衰退,贸然进场,只能血本无归。
底层婚姻就是这样,险象环生。没有经济学、博弈学、心理学、投资学的基本认知,根本玩不起。对普通人来说,结婚不是幸福的开始,而是灾难的起点。
不管是单身还是已婚,请记住一句话:糟糕的婚姻,不如高质量的单身。人生的意义,不是委屈求全,而是努力给自己创造更好的体验。
到头来,最聪明的投资,就是爱自己。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