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榴榴无忌

几乎所有的正义和大道理,在权势面前一文不值

| 人围观 |

哇达西2025-11-05 17:37:18

在权势面前,真理也要弯腰低头。这不是牢骚抱怨,是比任何教科书都要真实。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时刻,赤裸裸的权力撕下了道德的面纱,露出狰狞的本相。所谓真理正义,都在向权力拜服。
商鞅变法时,太子犯法而刑罚其师傅,表面上的“法不阿贵”背后,是更为冷酷的权力算计;朱棣诛杀方孝孺十族,不是正义的伸张,而是胜利者对不屈从者的残忍报复。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是个笑话。
这些历史记忆如幽灵般徘徊,似乎印证着一个令人不安的命题:几乎所有的正义和真理,在权势面前一文不值。教科书上教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在现实中不好使。权力能把黑的说成白的,你苍白无力。
权势具有异化一切的魔力,他能够重构现实的定义。当权力足够巨大,它不再满足于在既定规则下运作,而是倾向于成为规则本身的制定者、解释者乃至破坏者。因为权力带来的,只有对权力更加的痴迷。
当权力能够影响规则,正义与道理便不再是普世的准则,而沦为权力合法化的修辞工具。正如教皇可以宣布“教会的敌人即是上帝的敌人,殖民者可以将掠夺美名成“文明开化”,霸权者可以将入侵包装成“推广民主”。
权势通过权力对规则的影响,完成对正义与真理的劫持、解释、重构,让规则有利于自己,针对他人。权势的这种魔力,源于其对人性的深刻把握与操纵。恐惧使人沉默,利益使人妥协,盲目使人服从。
当个体面对庞大的权力机器时,那种无力感足以消解最坚定的道德勇气。更为可悲的是,权力还会精心编织一套看似合理的叙事,慢慢侵蚀被统治者,让其怀疑自己的判断,接受“强权即公理”的荒谬逻辑。
权力会让人丧失信仰,忘记初心。这是位置变了,人跟着改变。坐在什么位置,就说什么话。屁股决定脑袋,千古不变。你在台下,觉得台上人只会口吐芬芳;你坐在那个位置,你也是那样做,位置决定的。
清高换不来米饭,只会让你半夜难眠。人人都在骂权力,但人人都在追逐权力。谁骂权力的时候不是咬牙切齿?可轮到自己,谁不是在拼命找关系、走后门?这就是人性最真实的样子:痛恨权力,更爱权力。
这是典型的双标,痛恨权力是因为自己没有权力,一旦有机会拥有,同样也是爱不释手。权力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得每个人脸上发烫。权力越大,限制越小,自由越高,极致的权力能让人无所顾忌、为所欲为。
人类文明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总有灵魂拒绝对权力的屈从。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苏格拉底为真理饮鸩而亡,布鲁诺火刑柱上坚守日心说,他们用不同形式完成对正义与真理的坚守。
虽然这些“不自量力”的抗争,让他们或穷困潦倒,或失去生命,但他们的坚持,去同黑暗中的萤火,向世人证明:权势可以摧毁肉体,却无法轻易征服思想。正是这些与不公权力的对抗,才铸就了文明的基石。
在具体的历史片段中,权势或许占据上风,正义与真理显得苍白无力。但把视角拉长,就会发现,所有依赖暴力维持的强权终将崩塌,秦皇汉武归于黄土,唐宗宋祖烟消云散,追求正义与真理的意志代代相传。
权势的胜利往往是暂时的,正义与真理的诉求却是永恒的。虽然权势碾压正义与真理的现象一直存在,但反抗从来没有停止,而且越来越向好发展。追求正义与真理,不能忽视权力现实的残酷,也不能丧失信心。
人性的自私,让掌权者不甘放下权力,但健康的社会需要对权力约束和制衡。人治社会避免不了权力的滥用、掌权者的为所欲为,以及对他人权益的侵占。坚守正义与真理,需要有不服从的勇气,拒绝权力带来的不公。
权势与正义和真理的博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命题,或许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实现权势与正义和真理的完全统一,但这不意味着应该放弃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或许正义与真理一时会向权势低头,但绝不会退场。






防水图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