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值并非F1赛车成功的必要条件,许多造型平庸的赛车曾称霸赛道。但偶尔我们也会遇到速度与美感兼备的杰作。《Autosport》挑战了一项经典命题:从70年的F1历史中评选最佳颜值TOP10的赛车
关于F1最经典的美学辩论莫过于:史上最帅赛车是哪些?答案当然充满主观性,不同年代的车迷往往钟情于不同时代的车型。但将涂装因素纳入考量后,这场争论便愈发有趣。
在《Autosport》的评选中,我们力求兼顾不同车队与时代,尽管某些时期实在乏善可陈。例如2009-2016年的"瘦长鼻翼"时代无一车上榜。
经过反复斟酌,帅车榜单最终名单如下,欢迎各位“开杠”!
10. 利吉尔JS11/15
年份: 1979-1980
设计师: 杰拉德·杜卡罗格
F1胜场: 5场(含JS11)

利吉尔车型向来独特,而印有Gitanes香烟涂装的JS11/15堪称品牌巅峰之作。其大型侧箱后方的尾鳍更添法式风情。JS11是首款搭载考斯沃斯DFV引擎的利吉尔赛车(取代马特拉V12引擎),在1979年阿根廷大奖赛首秀即惊艳全场:雅克·拉菲特以超过1秒优势夺杆,随后夺冠,并与队友帕特里克·德帕耶在巴西站包揽冠亚军。
该车虽因威廉姆斯FW07的崛起而锋芒渐失,但1980年的改进版仍具竞争力。迪迪埃·皮罗尼赢下比利时站,本可再夺摩纳哥、英国和加拿大站冠军;拉菲特则在德国站幸运取胜。JS11/15的无前翼造型(1980年常用配置)以其流畅线条赢得我们青睐。
9. 阿尔法·罗密欧158/159
年份: 1950-1951
设计师: 乔阿基诺·科伦坡
F1胜场: 10场

玛莎拉蒂250F常被视为1950年代F1赛车的典范,也值得致敬,但我们选择了F1史上首台火星车——阿尔法·罗密欧158。该车最初作为"voiturette"(相当于F2)于1938年亮相,二战后晋升为顶级GP赛车。1946至1951年间,它保持不败金身,朱塞佩·法里纳与方吉奥驾驶这台1.5升引擎的赛车摘得前两届F1车手总冠军。
科伦坡的设计兼具力量感与比例美,前格栅成为前置引擎时代最具辨识度的特征之一。车头彩色饰带更与车身完美呼应。此外,159的机械增压直列八缸引擎声浪(最终输出约400马力)堪称赛车史上最动听的声浪之一,与BRM V16、马特拉V12齐名。
8. 迈凯伦MP4-14
年份: 1999
设计师: 纽维、尼尔·奥特利
F1胜场: 7场

纽维时代的银箭迈凯伦多款车型均可入选此榜单,但我们选择了1999年版。尽管频频失误,哈基宁仍凭此车卫冕车手总冠军。
前代MP4-13已助迈凯伦重返巅峰,而MP4-14进一步优化了前代赛车:油箱与液压系统重新布局,缩短变速箱以减轻重量(便于合规配重)。
梅赛德斯V10引擎更轻更低,但车辆操控性下降,哈基宁在圣马力诺和意大利站领跑时撞车退赛,同时这辆赛车全年都被可靠性问题困扰。最终迈凯伦不得不将车队冠军拱手让给法拉利,但迈克尔·舒马赫因英国站断腿缺席六场,哈基宁在铃鹿收官战险胜埃迪·埃尔文,卫冕世界冠军。
沟槽胎时代并非F1的美学巅峰,但迈凯伦始终颜值在线。MP4-14的中置窄鼻翼、简洁侧箱与West烟草涂装助其跻身帅车榜单。
7. 威廉姆斯FW14B
年份: 1992
设计师: 纽维、帕特里克·海德
F1胜场: 10场

F1史上伟大的火星车之一。FW14B凭借主动悬挂与牵引力控制系统在1992年重新定义了F1赛车的技术标准。
曼塞尔赢下了全年16场比赛中的9场(当时的世界纪录),加冕车手总冠军。这台统治级赛车仅一次丢杆(加拿大站被塞纳击败),其低鼻翼造型(后被难看的贝纳通带偏潮流)、流畅无赘的车身(尚未出现复杂导流板)与蓝黄白经典涂装相得益彰。
曼塞尔的红色"5"号更添视觉冲击。1993年的FW15C虽更精致,但受规则限制改用窄后胎,气势略逊FW14B。
6. 布拉汉姆BT45B
年份: 1977
设计师: 戈登·穆雷
F1胜场: 0场

1975赛季的BT44B有着高耸进气口,或许整体上是一台更酷的赛车,但我们认为红色马天尼涂装BT45B的最终还是更胜一筹。若BT44B采用同款涂装,排名或更高。
1976年布拉汉姆从考斯沃斯DFV换装阿尔法·罗密欧水平对置12缸引擎,引发设计难题。初代BT45表现平庸,但1977年的B版赛车通过空气动力学改进更显利落。
BT45B本可赢下摩纳哥、法国和英国站,却因燃油系统故障功亏一篑。穆雷1978年的BT46(瑞典站着名的"风扇车")更成功,但其前翼造型不如BT44/45的独特设计激进和炫酷。
5. 莲花72
年份: 1970-1975
设计师: 莫里斯·菲利普、柯林·查普曼
F1胜场: 20场

少有赛车能同时披挂两大传奇涂装,黑金涂装的莲花72在1970年包揽双冠(约亨·林特在蒙扎殒命时尚未知自己夺冠);随后换成特别版涂装,黑金莲花于1972-1973年蝉联车队冠军,埃默森·菲蒂帕尔迪摘得1972年车手总冠军。
这是榜单中胜场最多的赛车,其楔形车身与侧置散热器为未来单座赛车设计树立了标杆。1973年的72E赛车将尾翼延至极限,搭配菲蒂帕尔迪与罗尼·彼得森的标志性头盔成为了赛道上的亮丽风景线,在银石赛道伍德科特弯漂移的经典画面也成为了该赛车的潇洒瞬间。同时代法拉利312B、Shadow DN1、迈凯伦M23等车型亦为颜值候选。
4. Eagle T1G
年份: 1966-1967
设计师: 莱恩·特里
F1胜场: 1场

1960年代许多雪茄形F1赛车虽优雅却缺乏力量感(尤其1.5升引擎时代的赛车),1962年BRM P57"烟囱管"差点入选本帅车榜单,但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莱恩·特里设计的Eagle-Weslake T1G。
T1G赛车以尖锐车鼻在一众赛车中脱颖而出,兼具美感与侵略性。
这台3.0自吸升赛车的实力也同样强劲:丹·格尼在1967年赢下品牌冠军赛与比利时大奖赛,但可靠性问题阻碍了这台赛车取得更大的成功。考斯沃斯DFV引擎的莲花49后来居上,资金短缺迫使Eagle车队转战印地赛事。
3. 法拉利641
年份: 1990
设计师: 史蒂夫·尼科尔斯、恩里克·斯卡拉伯尼
F1胜场:6场

我们原本想把纽维设计的利兰thouse CG901加入这份榜单,但考虑到要涵盖不同年代,且同一赛季的两款赛车入选似乎不太合适,便放弃了这个想法。1990 年包揽双料冠军的迈凯伦 MP4/5B 赛车同样颜值不俗,但法拉利的赛车凭借微弱优势胜出,得以跻身榜单。
其实有多款法拉利赛车有资格入选前十,包括 1964 年的 158 和 1995 年的 412T2,但我们赞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选择,该馆展出了法拉利641 赛车。
这款苗条的红色赛车保留了约翰·巴纳德 1989 年设计的 640 赛车所采用的开创性的半自动变速箱。其 V12 发动机在 1990 年常被本田和雷诺的 V10 发动机压制,不过赛车的底盘性能及其出色,普罗斯特驾驶它与迈凯伦车队的塞纳展开了世界冠军头衔之争。
那场扣人心弦的较量在日本大奖赛起步阶段因塞纳撞上普罗斯特而落幕,这也是法拉利在让·托德、罗斯·布朗、迈克尔·舒马赫时代来临前,最接近冠军的一次。
2.乔丹 191
年份:1991
设计师:加里·安德森
F1 胜场:0 场

鲜有车队在 F1 赛场的首秀能像乔丹车队这般引发巨大轰动。加里·安德森设计的 191 赛车不仅速度惊人,外观也极为出众。流畅的曲线从车身延伸至独特的车鼻和前翼,搭配简洁的七喜7UP绿色涂装,使其瞬间成为现代经典赛车。
当时 F1 车辆数量超过正赛发车名额,作为新晋车队的乔丹不得不参加预选赛,但 191 赛车的出色速度让车手安德烈亚·德·塞萨里斯和贝特朗·加乔特完成预选赛任务变得十分轻松。乔丹车队在加拿大站首次斩获积分,最终在车队积分榜上位列第五,仅次于迈凯伦、威廉姆斯、法拉利和贝纳通等豪门。
191 赛车还助力迈克尔·舒马赫开启 F1 职业生涯,他在斯帕赛道的惊艳表现令人难忘。值得一提的是,若非考斯沃斯发动机供应商与车队沟通失误所致发动机故障,德·塞萨里斯本有望在比利时站夺冠。
1.莲花 79
年份:1978
设计师:彼得·莱特、柯林·查普曼、杰夫·奥尔德里奇、马丁·奥吉尔维、托尼·鲁德
世界锦标赛 F1 胜场:6 场

突破性设计?有。标志性涂装?有。简洁流畅的线条?有。精妙的工程设计?有。
1978 年称霸 F1 赛季、完善地面效应概念的莲花 79 赛车,满足了这份榜单的所有评选条件。这款赛车实物比马里奥·安德烈蒂和罗尼·彼得森时期的经典图片更具震撼力。
相比前代莲花 78 赛车,79 赛车更低矮、整洁且流畅,安德雷蒂驾驶它在首秀的比利时站夺冠,随后在西班牙站又实现 1-2 带回。整个赛季这辆赛车在排位赛中只输给了对手一次,不过因可靠性问题以及安德雷蒂在蒙扎赛道的受罚,它仅在 1978 年参赛的 11 场分站赛中赢下了 6 场比赛。
到 1979 年,对手们在地面效应技术上迎头赶上,莲花 79 赛车仅获得四个领奖台,即便如此,身披深绿色玛蒂尼涂装的莲花79赛车依然帅气十足,但还是身着 JPS 涂装的原始版本凭借绝对实力占据颜值榜榜首位置。